发布时间:2025.05.08 点击:17 次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有些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家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、情绪不稳定等问题,这有可能是感统失调在“作祟”。那么,孩子为什么会感统失调呢?
首先,先天因素不容忽视。如果母亲在孕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,比如抽烟、长期熬夜,或者处于高压力状态、剖腹产等情况,都可能影响胎儿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,增加孩子感统失调的风险。
其次,后天养育环境对孩子的感统发展影响巨大。现在很多家庭对孩子过度保护,生怕孩子磕着碰着,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。孩子很少有机会去爬、去跑、去跳,身体得不到充分的锻炼,就无法通过丰富的感官刺激来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。比如,有些家长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,孩子很少有自己探索世界的机会,触觉、前庭觉和本体觉等得不到有效刺激,就容易出现感统失调。
再者,城市生活的环境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高楼大厦中,活动空间有限,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。他们缺乏在草地、沙滩等不同质地地面上行走、奔跑的经验,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比较单一,不利于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。而且,电子产品的普及也让很多孩子沉迷其中,长时间盯着屏幕,减少了与外界的互动和身体活动,进一步影响了感统发展。
最后,教育方式不当也可能导致孩子感统失调。有些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,给孩子安排了大量的学习任务,却忽略了孩子的身体锻炼和游戏时间。孩子在缺乏乐趣和自由活动的环境中成长,心理压力过大,也可能影响感觉统合功能的正常发展。
赞(0)
踩(0)
本栏目主要内容为感觉统合的基础概念性科普,让您详细了解什么是感统失调,什么是感统训练,以及感统失调训练最佳年龄段等知识.